江苏省太仓市农业园区建设探析

江苏省太仓市农业园区建设探析

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加速器。位于长江口南岸的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以园区建设为引领,以“绣花功夫”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经营多样化、园村一体化,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2020年苏州市首届蔬菜机械化生产技能大赛预赛中,选手在操作起垄机。
    阡陌纵横,道路两侧成片成片的稻田挂满沉甸甸的稻穗。在金色的稻浪中,镶嵌着一座座黛色的村落与一丛丛的绿化树木。
     这是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农业园区建设呈现出来的田园美景。近年来,因春秋吴王置仓于此而得名的太仓市立足粮食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在全市重点打造出20个现代农业园区,形成10个水稻产业园区和10个特色产业园区的“双10”园区体系。在农业园区建设中,太仓市突出科学规划,通过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人居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做足“绣花功夫”,有效促进了农业的稳产增收。
全程机械化 创造稳产硬条件
    “只有大幅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有效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保障粮食供应。”太仓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顾宇靖说,“我们推动农业园区建设,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升辖区36万亩耕地农业生产的机械普及程度。”
    通车先需通路,推广农业机械,也首先要求耕地具备机械操作的条件。为此,太仓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20个现代农业园区及全市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一方面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新建或修复了田间明暗渠道,并通过拆坝建桥,把原来被土坝切断的小河浜、断头河重新与中心河连通,实现了集中连片,能灌能排。另一方面清理乱堆乱放,拆除了农田中违章搭建的陈旧大棚、鸡棚、羊棚等,将被占用的土地复耕成了农田。
    “土地平整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土地平整中使用了激光平地仪,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平整精度。”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炳华说,目前水稻产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全覆盖,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耕地总量的91.4%,“更高标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实现了耕地面积的增加,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更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太仓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建设了27个农事服务中心。“目前,我们的稻米已经实现了从种子培育到育苗插秧,从灌溉施肥到病虫防治,从收割到储存,从烘干到加工包装的全程粮食不落地机械化生产。”顾宇靖说。
     在位于太仓市水稻产业园核心区的城厢镇东林村,共有各类农业机械设备100多台,2400亩水稻仅由14个人进行种植管理。璜泾现代农业园区的雅鹿村除种植环节的机械化,还配备了先进的稻米加工设备,通过13道工序在最后一个环节保障了大米的品质。
     而且,稻麦秸秆也实现了从田间打包到饲料生产的机械化。目前,仅东林村饲料加工厂,就可将全市50%的水稻秸秆转化为饲料,既丰富了农业机械化的内涵,也促进了农业的生态循环发展。
同时,太仓市还在农业园区中探索蔬菜的机械化生产。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太仓璜泾现代农业园区,已配备了播种育苗机、包装机、藤蔓(秸秆)粉碎机、蔬菜移栽机、收获机、起垄覆膜一体机等机械设备,并建成一条净菜加工生产线。“我们园区建设的大棚每个占地30亩,为机械操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目前叶菜类种收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璜泾镇分管副镇长杨翠珠说。
经营多样化 增强农业软实力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经营组织和新型职业农民。基于这一认识,太仓市在各类农业园区建设中,以农业增收为中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资源,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因地制宜推动了多种经营形式,大大增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在水稻种植中,我们从规模经营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的考虑出发,通过土地流转,推动了村集体组织经营村级合作农场的发展。”顾宇靖说,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年纪普遍偏大、缺人种地的问题,又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其中雅鹿村从2010年前后,就在全市率先开始了组建合作农场的探索与实践。2010年5月,太仓市选择城厢镇东林、电站,沙溪镇半泾等村作为市级试点村,全市首批村级合作农场开始组建。2010年6月,东林村诞生太仓首家村级合作农场。此后,以东林村为起点,合作农场在全市各个园区被迅速复制。
    目前,全市在园区建设中,已将85%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在具体实践中,各园区以集体经营为主,又发展出家庭农场、委托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形成“大承包、小包干”的经营体系。
     在促进现代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的过程中,太仓市还通过农业园区建设,实施了农民的现代化培训工程,开展了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近年来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730人次,扶持新型农民合作社经营主体47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8家。
    据介绍,今年太仓市进一步完善了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新培育苏州市龙头企业1家,产业化联合体2个。同时出台了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增强引领带动能力、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农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据介绍,到2025年,现代农业园区要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0家,打造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00家,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建立形成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家以上。
园村一体化 产居游协同发展
    道路拓宽硬化,环境清洁美化。沙溪镇庄西村徐金球的幸福感受来源于太仓市园村一体化发展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我们园区建设的根本目标还是要让农村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顾宇靖说,太仓市在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既坚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也坚持园村一体化发展。
    在园区产业发展的同时,太仓市从村庄规划编制、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村庄清洁、“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7个方面,专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了农村产居游协同发展,让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村美的生态画卷,在820平方公里的娄东大地徐徐铺开。
    在沙溪镇,香塘村、庄西村特色田园乡村发挥了试点引领作用。其中庄西村依托沙溪古镇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手,全村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新七浦农业园区建设,致力于打造“醉美庄西”品牌,将现有厂房及两户农户房屋改造利用,建成酒文化展示馆、创业孵化平台、传统手工作坊、农民大讲堂等,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在城厢镇,全力推进了万丰村康居特色村、东林村乡村振兴学院、胜泾村康居乡村等项目建设。其中东林村以位于太仓市水稻产业园核心区的优势,在稻田中规划建设了“味稻公园”,通过游道和驿站将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串成乡村旅游景观。
    璜泾镇则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家庭诚信积分”制度,让文明意识深入到每个农民心中,并进而主动参与农村建设发展,完成了沈家湾、毛家池、陈家角等13个村落的三星级康居点建设,小桥、流水、人家,相映成趣,呈现出古色古香的田园风貌。杨漕村建成20个三星级康居点,并依托“太仓市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发展起红色文化旅游。
    “园村的一体化发展,既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也把农民带到了发展的产业中。”曹炳华说,以东林村为例,去年村级可支配收入实现2553万元,其中由10个农业企业实现的收入为1700多万元。在所有收入中,其中1000多万元用于工资发放,也就成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1-6-17 编辑:田园综合体

推荐文章

13608068886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