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求创新和突破,文创业态越来越受到购物中心重视。文创不是一个街区的特有,而是整个商业的必备!
现阶段,文创的呈现形式可能是一个单店或者是一个街区。很多人提到文创似乎就有一种误区:文创是一种中高端商业的特有格调。
其实,这只是一个阶段的现象。
文创所代表的生活美学正全面侵蚀整个商业的设计和环境营造,就连原来乱哄哄的小商品市场、菜市场都要搞出点美学调调才能留住中低收入的消费者。
因为消费意识在觉醒,消费已在消费之外!
在体验经济的时代,将消费者从电商重新引入实体店,就必须将品牌组合与生活、社交、娱乐紧密结合。从感官上、故事性和对生活的连接实现客户的黏性。
但文化IP的打造有其独特性,且传统文化在进行创新时存在很多的困难,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问题、传统艺术的美学能否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手工生产方式如何批量复制,文化艺术如何转型等等……所以,如何为文创IP创造消费场景,文化如何与商业完美结合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文创商业的本质是内容为王的商业模式。
要想让购物中心摆脱千店一面的窘境,就要让每一个楼层、每一个店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从硬件到软件,从业态布局到品牌营造都成为一个“故事讲述者”,购物中心的运营和定位就是这个项目的总编剧和导演。
这就需要购物中心的招商运营者深入了解每一个品牌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他们的客群的特征和互动模式,将购物中心、所属楼层、区域的定位和设计原则与品牌深入沟通,让每个品牌都能成商业调性和价值观的代言者。
文化艺术的转化。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找出沉淀其中的能量实作体验、展示、教学、传承时代化、时尚化、实用化。
上海K11艺术购物中心
文创经济类型:人文艺术、跨界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作为地标性的时尚潮流商业中心,打造出以“艺术、人文、自然”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在约4万㎡项目空间内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完美结合,把美术馆、博物馆搬入购物中心,打造别致的“博物馆零售”新业态。
K11独辟地下三层3000㎡作为纯粹艺术空间,定期举行艺术展览、艺术工作坊、艺术家沙龙,最出名的当属2014年的莫奈展及2015年推出的达利展。
K11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磨每一个细节,带来的是不可复制的体验。
K11注重体验式消费,增加了更多的公共空间和休息区的设计,增加消费者停留的时间,让消费者在休闲购物的同时能欣赏到不同的艺术作品与表演。
此外,K11还把绿色环保概念植入商场建设中,引进都市农庄等多维园林空间,使人们宛如置身自然之中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绝对用心打造文创的购物中心典范。
广州M+Park漫广场
文化创意让商业与生活更好融合
文化创意商业包括文化创意零售、特色餐饮、剧院式商业空间、展览空间等多种模式,文化创意与商业结合在一起,打造出的是一种独特的商业体验空间。
以广州的M+Park漫广场为例,该商业综合体打造了音乐文化广场、空中花园、音乐精品书店、创墟集市、集装箱商业街等多项特色体验业态。
其中的城市文旅品牌“创墟”是涵盖原创设计、独立品牌、联合办公、咖啡茶馆、生活馆等业态的文创平台,相当于集市。
其两万平米的户外绿化广场则规划为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音乐文化主题广场,开发商天石打算将自身的音乐、文化和娱乐资源注入M+Park漫广场项目。
未来,在这座华南最大的音乐文化广场上,将举办各类音乐文化活动,如明星签售会、偶像歌友会、国内外乐队演唱会等,实现“音乐+生活”相互融合。
成都One Avenue卓悦中心
细分群体 深挖夜间消费创意品牌
项目所处的福田CBD聚集全市70%的甲A级写字楼,毗邻每年客流达3千万的成都会展中心;卓悦中心以福田最大体量的商业体落位于福田中轴线以东,与西边成熟商业群相呼应。
塑造CBD美学前卫地标:在商业空间内保留运作“艺术中心”、“文天祥纪念馆”,不仅在CBD的商务属性中融入艺术气质及设计力量,还为城市传承历史。此外,还有下沉广场、艺术建筑、空中花园等多个空间场景有机共荣。
开拓商务区的漫步式街区生活:呈现“4个mall+1条中央大街+2个独栋”的建筑形态,中心步行街长800米,打造为CBD中的休闲生活中心。
针对“个性气质”定制主题购物区:包括强调生活方式的 “One Living”、追逐风潮的“One Style”、乐享美食的“One Taste”。
广州万博奥园国际中心
24小时不夜城购物体验街区
作为中国奥园地产集团打造的新总部中心,项目致力成为番禺首个以设计为主题,集美食、时尚、科技及文化于一体的体验型街区Mall,构建24小时不夜城,引领万博商务精英品质新生活。
聚集区域首店:已引进奥园医美首家MS ARORA万博旗舰店,多家万博商圈首店,如喜来登、大型跨境电商直购体验中心奥买家、海底捞(需求面积:800-1500平方米、已进驻296家购物中心)。
以及番禺首家禄鼎记、国际音乐教育品牌雅马哈音乐中心、英孚教育万博旗舰店、番禺全新跨界概念书店子谷书店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目前,国内众多IP的生命周期很短,尽管推出时关注度很高,但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户注意力就会转移,IP的持续运营、价值变现越来越难。
打造真正的超级IP,是一件持续性的事情,须以爆款策略为驱动,回归人性需求、纳入专业化运营,才能实现其长久的生命力。
中国人的时尚品味,由中国人的工匠艺术来定位用中国好手艺,营造中国新生活场景。如果说IP方开发自营文创产品是商业赋能文化,那么,文创IP结合购物中心运营、创新共创,就是文化赋能商业,而这将会是一种更大、更让人兴奋的可能性。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