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璞心农场“小微田园综合体”模式与实践

湖州璞心农场“小微田园综合体”模式与实践

本研究团队联合所在高校的涉农学科资源, 形成核心营建团队, 于湖州璞心农场开始开展了“小微田园综合体”的试点实验。
 
璞心家庭农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镇山背村, 占地0.26 km2, 由返乡新农人王陆良运营。农场邻接水源保护地“老虎谭”水库, 水土质地优良, 交通便利。以水稻耕种为主, 兼有水生、旱地的蔬菜种植 (图4) 。此外, 农场水漾交织、鱼塘星罗棋布, 在四周丘陵环绕下, 形成了山、水、田、村的空间格局 , 具有建设“小微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和景观资源。“小微田园综合体”建成后, 璞心农场运作良好, 农户直接受益明显提升, 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3》的大篇幅纪录。

1 运作机制
“农户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科技为支撑、企业为助力、社会为参与”五位一体的营建动力机制在璞心农场“小微田园综合体”获得了初步的落实。项目运作过程中, 充分以农场主为主体;当地镇政府给予了一定资源支持;高校营建团队发挥了技术输出和资源整合能力, 建构城乡直销的互联网平台、给予农业技术指导、进行规划设计;尽管未有企业大资本参与其中, 但有个别市民在消费过程中以“股东”方式给予资金支持, 降低了运作风险;农场消费者则是此机制中的积极参与体。在运作机制中, 农户是主要的核心参与者和受益者, 具有较高话语权和决策权, 充分发挥了其主观动能性, 积极运营、主动维护。

2 营建路径
“要素特征—业态模型—空间模型”协同作用下, 璞心农场依托良好的水土资源、便利的物流交通、江浙发达地区市民对健康饮食和乡村休闲体验的巨大需求这三个“要素特征”, 明确“社区支持型”农业与休闲体验相结合的业态模型, 进而随着业态的动态需求变化, 适应性以“低度干预”规划、“本土融合”设计、“社区营造”等策略进行空间形态的改造。
 
2.1 业态模型建构
第一阶段, 根据社区支持型农业“健康生产、承诺、互助、本地化、直销”五大原则, 高校营建团队在璞心农场形成了以“规模小、品质美”的“小而美”核心理念, 建立了“小美合作社”平台, 建构了璞心农场与市民家庭之间互联网社群下的透明直销的“业态模型”。经过几年的运作, 参与到种植过程的农人月收入稳定达到4 000元, 农场获得了可持续运营的能力。
 
首先, 生态自然农耕:以老品种优质稻米作为种源, 采用传统自然农耕方式, 不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 契合城市消费者安心饮食需求 。
 
其次, “互联网+”平台:营建团队基于“小美合作社”微信服务号开发了集农产品展示、购买、客户反馈等一体化的互联网平台, 公信力人士担保推荐、权威检测报告和专家测评等则增强了产销信任。
 
再次, 透明社群:市民和农场通过微信社群建立了透明的沟通平台, 农户实时发布农作物信息, 市民即时表达产品评价。沟通机制对农户起到隐形监督的作用, 而食品质量安全可溯源、耕种主体可联系则提升市民的粘滞度, 促进了城乡互信 (图6c) 。
 
图8 农场规划图  
 
第二阶段, 农场精耕细作的自然农耕方式逐渐被认同, 消费者自发来到农场进行农事耕种、休闲体验活动 (图7) , 农场的“空间模型”亟需以自然农耕、休闲体验的综合“业态模型”需求进行服务设施和景观资源的升级改造、整体式规划、分期营建。

3 “空间模型”营建策略
3.1 整体规划:时空维度的低度干预
随着农场的营建路径不断深化, 以业态模型需求为导向, 农场“空间模型”的规划策略以农业作为生产和景观的多功能价值体, 顺应四季周期变化, 复合利用农忙农闲时期, 低度干预, 保育时空维度的“山、水、田、居”的景观格局, 嵌入基础服务设施, 从而形成“产、住、景”一体化的空间形态。
 
首先, 空间维度:系统的共时性。规划空间 (图8) 是“小微田园综合体”共时性的体现, 同一时期各要素相互组织呈现“一心一带三片区多节点”的网格状格局 (图9) 。一心:通过合理规划种植作物将中心荒地开垦为艺术农田核心观光区;一带:细化水系驳岸、配置荷花等水生作物等设立滨水生产景观带;三片区:有机斑块的水稻生产观光区、四季可游的蔬菜体验区、竹林掩映的接待休闲区;多节点:公共服务建筑与景观节点, 即农耕讲堂、接待大厅、璞心厨房、稻田守望等 。网状结构:地块被田埂和道路被切分为有序网状交通系统。整体空间格局延续乡村的景观风貌。
 
其次, 时间维度:系统的历时性。农场的作物生长、收割、晾晒、加工等随着四季变迁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因此在时间维度上, 生长景观、晾晒景观、体验景观凸显着系统的历时性特征。规划需均衡农场在四季中可观、可游、可学的内容:在景观特征较强的季节, 优化景观廊道、斑块和基质, 积极推动休闲体验活动的展开;而在景观特征较弱的时节, 则配合以农耕讲堂等不受季节影响的特色性活动, 从而形成合理的景观四季月历 (图11) 。并通过路径规划, 将各个季节特有的景观和体验活动有序串联起来, 提供深入田间生态休闲、体验耕作的四季田园慢行系统 (图12) 。

3.2 节点空间:本土融合的有机更新
对农场内既有空置建筑植入农耕讲堂、厨房、客栈等功能, 保留现有建筑规模和主体结构, 采用本土技术和风貌, 进行有机更新式改造。其中农耕讲堂是现阶段中最为重要的节点空间之一, 其设计策略对其他农场建筑营造也有指导价值。
 
第一, 复合功能置换。将空置、破败的羊圈改造为农耕讲堂, 用于农耕课堂的讲授、自然农耕知识的传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流。同时, 在正式的接待中心营建以前, 农耕讲堂也是休闲体验活动的临时接待点, 是消费者聚集、沟通、交流、休憩的重要室内空间。复合使用空间, 增强空间利用效率。
 
第二, 空间布局调整。农耕讲堂需要多功能、复合化、动态使用的空间, 宜争取最大实际使用空间来保证功能的弹性变化。首先调整入口位置, 把正面的入口改为从西边山墙面进入, 并以镂空砖墙设置了照壁式的隔断, 门厅的引入确保主体使用空间不受出入流线的影响;主体的讲堂大空间及可动式家具可以保证听讲、讨论等不同类型的活动的展开;在建筑东侧则也以镂空砖墙隔断, 设置独立的阅读休闲吧, 书香茶香氤氲, 增强耕读文化氛围, 提供休憩空间 (图13) 。
 
第三, 在地适宜设计。依据江南地区多雨、冬冷夏热的气候条件, 结合湖州地区的本土材料和建构技术, 农耕讲堂的细部设计旨在凸显在地特征。在出入口设置了遮雨雨棚, 适宜于当地的施工技术, 采用竹模板混凝土结构。遮阳则利用农场内竹林的丰富竹材, 以铁圈将竹件上端悬挂于钢梁上, 兼具遮阳与装饰功能, 营造了竹风铃的艺术效果, 风吹则有叮当之声 (图14a) 。改造主要以钢结构等轻型结构作为结构加固材料, 回收当地的砖、木材、木窗、木门等, 农户还收集了当地的水车、蓑衣等作为装饰与展品, 增强了在地的农耕文化与湖州地区的地域特征。

3.3 社区营造:从线上到线下
璞心农场的“小微田园综合体”社区发轫于线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虚拟社区, 随着信任的加深, 部分消费者自发成为产品包装设计、协助管理的志愿者, 甚至投资成为股东, 形成了多元的互助形式。而消费者进一步来到农场的实体空间进行休闲体验, 与农户面对面交流, 成为农场的“一份子”, 完成了从线上到线下的社区营造的转变。
 
此外在农场建设过程中, 起用当地的泥、瓦、木工等乡村施工团队, 结合当地的施工技术的同时又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凝聚了社区力量, 同时也降低了农场建设的造价。

在湖州璞心农场的实践中, 依据地区的“要素特征”, 构建生态农耕和休闲体验的“业态模型”, 从而导出相适宜的规划与设计“空间模型”。而其中, 建筑师在乡建中的社会责任凸显, 需要更多从“小微”主体——小农户的角度思考:其角色从“设计者”转变为“协调者”, 链接农人和其他参与主体;工作内容从传统单一的“设计”阶段延伸为“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设计管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小微田园综合体”, 作为乡村“农业+”产业的基本空间单元, 其营建模式将对精准助农、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王竹 徐丹华 钱振澜)

 


 
时间:2021-3-4 编辑:乡村振兴

推荐文章

13608068886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