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庠:乡村振兴的问题和关键!

张利庠:乡村振兴的问题和关键!

张利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重大课题《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首席专家兼主持人、中国特产美食协会会长。

本文系张利庠教授在“2018中国休闲农业黄山峰会暨第二届新田园新乡村年度总论坛”上的发言,敬请阅读。文字根据大会视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正文: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给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乡村振兴的问题和关键》

第一我和大家交流一下,乡村振兴难在何处?乡村振兴是我们的国家战略,但是这个国家战略怎么去落地?它有很多的问题,我想讲几个方面的内容:

 

内生动力不足

第一个:内生动力不足。乡村振兴我们现在国家上下开过很多会,所有的教授研究、所有的领导都在说乡村振兴,但真正乡村振兴的主人——农民,基本上不吭声。那么教授、政府官员、还有社会各界的精英分子们都在喊乡村振兴,但是为什么农民不吭声呢?

    因为我们农民见识的多了。因为国家很多次大的行动,可能从汉朝开始听,已经听过千年了,但是农民真正的生活改变还没有!

   前段时间我去了云南的勐海县老班章村做调研,因为普洱的故乡云南的勐海县的产的茶叶就像安徽黄山的茶叶一样有名。这个老班章村居住的大多数都是哈尼族人,哈尼族人很早就开始种茶树。

   我现在就问大家,大家都是搞农业的,你们猜全国哪个村的人均收入最高?黄山的人均收入14000多,你知道老班章的人均收入是多少?600万!我们都不如它!

     调研时我去了老班章村的村长家里。村长家每年产老班章茶叶1000斤,目前老班章鲜叶每斤市场价格将近1万元,从理论上讲村长家每年的收入就是1千万,光是鲜叶,还不是深加工。现在“老班章”茶叶市场上价格最高要炒到二十几万元每斤。市面上很多的茶比毒品贵多了,还有福建武夷山的“牛肉”,它叫肉桂茶,在牛栏坑,咱们这里是猴坑,看来坑里可能出茶比较多。

    因为现存老班章的茶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就问农民:你们致富的秘诀是什么?那个老班章的农民就回答我就因为当时没听政府的话。我说你什么意思?不听政府的话也太反动了吧?他说解放后其他村在政府的动员下把所有的老茶树都砍了,开始改种现代茶园,改种玉米,只有我们这里茶树没被砍,为什么呢?因为老班章村逢年过节需要祭祀,就把老茶树保留下来了,造成了物以稀为贵。如果砍了,咱现在一分钱都赚不到了。

    所以农民最担心的是把土地流转之后,万一赚不到钱,那农民的生活怎么办?就像我,我是一个老师,虽然我说话结巴,但也算一个结巴的老师。一个人说话偶尔结巴一次容易,但像我一样坚守一生结巴的不容易。

 所以当农民把所有的田都流转以后,他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他害怕丧失掉。担心未来怎么办?养老怎么办?

   农民是被动的接受自然的观望,我们在乡村振兴的时候恰恰碰到了什么?恰恰碰到了空心村!现在农村的空心化很严重,我刚从武汉村庄调研回来,发现很多都是空心村,农村人口的结构从之前的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变化成都是由老人和残疾人组成。村里没有人了,乡村还怎么振兴?所以我们乡村振兴下一步我们要落实主体责任,什么叫主体责任?就是五级书记负责制,最关键的村级书记也要负责。

政策体系复杂

第二,政策体系复杂。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三个必须”,2015年在吉林调研时提出“三个不能”;2016年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提出“三个坚定不移”;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大基本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七条道路”;今年两会期间又提出推进“五个振兴”。

   这一系列的政策连我们教授梳理都很困难,那农民就更不能辨别和理解了,我建议我们以后的文件一定要简单,在政策体系上不能来回地绕弯子,一号文不能只是一个书写过程,写一个要落实一个。

   乡村振兴第二个难处在哪里?在于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乡村振兴它牵涉到五大方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现在到每个县,发现乡村振兴每个县都有规划,但他们给我就基本上扔一边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规划都是各自为政、协调起来非常困难,不同的规划之间不但是脱节的,很多地方甚至是冲突的。你比如说产业兴旺和环保,怎么处理呀?如果按照环保,可能什么都干不了,如果按照产业兴旺,就非得干。两个搁一起,你就没脾气了。

   我们的乡村振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各个方面都要统一的整合。之前我们没有部门可以把这些统一整合,过去我们开玩笑把农业部叫“稻草部”。所以这次乡村振兴我们习主席和党中央是下了决心,要搞乡村振兴应对全世界的挑战,所以组织上的统一已经基本到位,现在这些基本主要归农业农村部统管。

没有策划的规划只能墙上挂挂

 第三个:没有策划的规划只能墙上挂挂。因为我们很多的规划都是规划局在办,很多的乡村振兴规划都是搞建筑的、搞房地产的画图纸的人在做规划,很多策划照搬文件,按照建筑设计、空间设计的思路完成的规划,没有突出地方特点,定位不明、不同规划之间脱节或冲突。但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具有农业政策、产业规划、乡村治理、建筑设计、生态规划、文化实施、养老健康等顶层思想和专业能力。

下面为用红字标明:“策划是思想,规划是表现;策划是灵魂,规划是形式!”今天上午温老师讲了乡村振兴的魂,魂没有了,你那个形式就没有用啊。

所以我们乡村振兴不能光搞规划,要先搞策划,策划完成后再搞规划。

乡村凋落下的投入不足

第四点:乡村凋落下的投入不足。农村要素净流出:人财物信息技术,农村的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把存款都往城市输出,习惯将资源投入城市基础设施或工业园项目。重城市、轻乡村。金融机构、工商资本等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够高。

我们下一步就要研究如何才能让这些要素流回农村?如果要素回来了,乡村自然就振兴了。如果要素不回流,空心了,振兴很难。

 

农业产业如何兴旺?

第五点:农业产业如何兴旺?农民一生有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一辈子需要盖一套房子,目前大概20万左右,第二座大山就是娶媳妇,大概也要25万左右。第三座大山就是养育第三代的费用。但是我们目前的农业产业先天不足,一产很难兴旺。

大环境轻重缓急

第六点:大环境轻重缓急。当今五大风险: 如何对待泡沫、房市风险、资金(银行)风险、股市风险、债务风险:、汇率风险:哪个最有可能先破?所以目前大量的资本流入农村。不要让概念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005十六届五中全会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差别:

生产发展:产业兴旺

村容整洁: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乡风文明

管理民主:治理有效

生活宽裕: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关键的关键

    当今最大的浪费是什么?是农村人的浪费、农村户口的浪费。只有一种人占了两块资源,就是农民。我们就要打破城市二元结构,改变目前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局面。农村和城市都像欧洲,我们就可以自由选择了。年青时在城市,年老时把城市的房子一卖去农村养老。所以我们中国最大的浪费是农村资源闲置与虚置,比如说宅基地,农村的土地。

   改革40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我们中国经历了四次土地改革。四次土地改革的本质?我们现在面临非常大的问题,我们现在是大资本、我们现在是高科技、我们现在是互联网、我们现在是大拖拉机,但是面对的是一家一户的农民占了他们的土地,在这里我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这个时候恰恰是需要思想大解放的时候,所以呢,就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这篇文章没有人写。所以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准备发还没发,写的什么呢?就是要突破现在的生产关系,释放我们现在的生产力,这是我们中国的唯一出路,没有别的出路。所以我们现在的小农户、家庭农场与国际竞争的矛盾,现在确实要让我们破除我们的生产关系、释放我们高发达的生产力,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的关键!这个不解决,其它振兴胡扯。

怎么干

第一:定位突出特色:乡村振兴的八种模式。

第二:产业兴旺:因地制宜和老班章的经验。

第三:相关支撑:人、钱、技术和信息。

第四:项目库:乡村振兴的项目数据库共享。

第五:路线图:乡村振兴的步骤。

第六:指标体系:对标和评价,我们列了38个指标。

第六:搭平台,精明增长,重产业,重模式,重内容,重运营。

第七:标准建设:复制必须有标准。

比如民宿美食虽然是非标,但是非标本身就要有标准。我们今天讲了很多三乡工程,出台“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支持返乡创业人员、青年创业主体创新创业。

时间:2021-3-8 编辑:度假酒店

推荐文章

13608068886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