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当城镇化遇上乡村振兴,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两者间的关系?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现在社会上很多方面讨论乡村振兴,有些原先负责推动城镇化工作的同志,感觉找不到方向。有些人甚至认为,现在开始到了全面全力讲乡村振兴的时候,城镇化已经是一个无需再进行讨论的问题了。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社会上有些人对城镇化的规律不了解,对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不了解。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从根本上有很多方面的一致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们都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也是实现小康,建设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二,它们都是以人为本,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
第三,它们都强调要破除现有城乡关系中,特别是二元结构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它们都强调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我们要看到它本质上的相同,在这个过程当中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对于它们二者的认识。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首先,城镇化更多关注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的竞争力,乡村振兴关注美丽乡村,也关注小镇,两者关注的载体不一样。
其次,两者关注的资源流动的方向也不完全一样,在讨论城镇化时,我们更多关注资源要素等向城镇流动,向城镇集中,更好发挥它的集聚作用。但是当我们讨论乡村振兴时,又希望很多的资源要素流向乡村,留在乡村,所以考虑的方向也不完全一致。
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和而不同,如果找不到两者之间的“和”和“不同”,我们在认识上就可能出现很多矛盾和迷惑、冲突。
城市和乡村,因差异性才具备交流基础。
我们现在强调绿色城市、绿色经济,并不是要把城市想办法建设成农村这样,要舒适、开阔、宜居。比如成都的一家企业的总部,提出了绿色规划的理念,在其企业园区内部要建大片的绿地和开阔的空间。然而这恰好违背了中央商务区(CBD)最基本的特征,CBD就是要高度聚集才有创新的活力。
同样,所有的乡村都像城市标准来建设,也是问题。
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的形态的存在,就因为差异性才有相互交流和要素交流的基础。如果都搞一样了,就像封闭圈,农村也不需要城市,城市也不需要农村。
农村关键在于特色,而不是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搞,抓住特色,特色的资源、特色的文化、特色的产业、特色的民居等等,这才是关键。这个是今后规划建设中要避免的问题。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