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田园综合体景观建设现状及问题、模式全面分析!

河南省田园综合体景观建设现状及问题、模式全面分析!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源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其规划设计模式并不同于传统的乡镇规划发展思路, 更不能以现有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当前仍未有一套完善合理的建设模式。基于此, 研究通过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演化历程、规划建设现状等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 结合城乡规划学、景观设计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 基于参与式主体视角建构河南省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模式, 通过参与式调研分析河南省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与基础条件, 进而梳理适合河南省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核心型、人居环境型、生态体验型等景观规划发展模式。其中的产业核心型景观规划又涉及农业生产与生态农业景观两方面, 人居环境型景观细分为特色居住景观、休闲娱乐景观、人文体验景观等, 生态体验型景观则包括村庄外围的河流湖泊景观、农田自然景观, 进而针对各发展模式提出相应的景观规划发展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改善。但是城乡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体制导致城市和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分割较为严重, 进而导致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始终处于落后阶段。乡村劳动力资源向城市输出数量越来越多, 进而促使在乡村规划和建设问题上许多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空心村日益增多, 且农耕土地荒废化现象越来越普遍等等。所以近年来开始逐渐提倡新农村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规划建设。此外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层面上也较城市落后太多。我国的乡村景观研究及规划实践起步较晚,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起始阶段主要是从日本、荷兰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引进先进规划设计经验, 从而结合自身现状不断完善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体系, 多涉及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景观特色挖掘、农业景观与旅游景观等方面。
 
        基于上述背景,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首次出现于2017年初, 它主要具备循环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以及农事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多种功能。田园综合体作为一个新概念, 目前在理论构建和规划实践层面已有不少成功经验, 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自下而上构建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河南作为农业大省, 其乡村规划建设也曾探索过多条发展路径, 为打造具有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些具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的乡村在规划设计方面逐步改变以往的单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模式, 引进特色旅游产品, 进而打造旅游度假型乡村发展模式。大量农家乐村庄、生态采摘农庄等逐步发展壮大, 上述产品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提升乡村自然景观的同时, 也随之出现了千村一面、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化、乡村原有特色消失等各种负面问题。因此, 从景观规划层面探索可持续的乡村规划设计模式迫在眉睫。田园综合体集生态农业、乡村休闲度假和特色社区为一体, 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特色, 融合生态农业、手工业与服务业等相关产业, 实现生活、生态与生产环境的统一发展[2]。其景观规划体系的建立不能仅仅套用现有的城市规划或者乡镇规划设计模式, 而应当针对其服务的主体——村民, 采用参与式视角自下而上的设计策略, 同时结合乡村自身特点构建新时期河南省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模式。

 

        1 河南省田园综合体景观建设现状及问题
        1.1 田园综合体建设整体概况
        自从2017年出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提出伊始, 省内及地方各级政府均开展了相关探讨, 相关规划建设工作随之开展[3]。根据河南省出台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许多具备条件的地区均围绕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要求, 结合当地实情重点关注乡村特色民居、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等生产生活相关要素的建设。截至2017年底, 河南省内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仅有洛阳孟津凤凰山田园综合体和鹤壁浚县两处, 其中河南第一个田园综合体为孟津凤凰山田园综合体, 内部主要包括游乐场、农家饭庄及田园型乡村宾馆, 流转土地约5000余亩, 从事项目包括农作物种植及销售、农家乐活动、休闲旅游以及园林绿化等。此外, 各类地产商也开发了许多类似项目, 碧桂园集团和正商集团先后在商丘和新郑建设了春华秋实田园综合体和正商红酒小镇项目。就实际规划建设情况而言, 省内许多特色小镇建设更像是特色乡村建设, 就项目设置而言也更接近于田园综合体。省内近年来乡村整体景观的规划建设多数仍旧按照城市园林景观的标准设计, 新村景观更趋向于现代化, 此外在产业景观的规划设计层面, 对于村落周边的产业景观并没有开展专业规划, 乡村内部的产业景观则多以居住区景观为参考展开设计。
        1.2 景观规划与建设存在问题
        虽然河南各地区的田园综合体以及类似特色小镇均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 尤其是2017年初至今的近一年间,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和初步尝试, 但由于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建设处于传统自然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的重要阶段, 且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 同时中原地区乡村景观建设始终处于忽视阶段, 所以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建设整体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的经费来源以及采取何种建设方式等多种问题, 使得其景观规划体系难以把控, 且建设质量较难控制[4]。因此, 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丞待解决。由于田园综合体主图涉及多方面, 而实际的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通常忽略主体之一的村民使用意愿和感受, 从而并未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为村民提供特定的物质及精神使用空间。
 
        2 参与式理论与参与式规划
        参与式规划主要侧重以发展的主体参与为导向, 解决其内部问题为目标, 进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就田园综合体的参与式导向而言, 则突出村民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体, 他们同时也是田园综合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当充分尊重和认真对待村民的意愿、需求及相关意见的表达, 在规划的决策实施过程中, 通过村民积极参与, 以及多学科和多部口的共同参与, 使规划设计师和当地村民群体的意见合理融合, 才能够增强村民的拥有感和责任感, 也会更有利于乡村综合体的规划付诸实践。总体而言, 参与式规划主要涉及针对村民的半结构化访谈和专家研讨。
        2.1 半结构化访谈
        半结构化访谈作为参与式规划设计的最重要环节, 主要指事先准备特定的访谈内容和思路, 和被采访人进行的非正式的交流, 该种交流方式对提问方式、访谈对象回答方式以及记录方式和访谈时间、地点等均没有特别正式的规定。由于是与访谈对象直接交流获得信息, 并在初步获得信息基础上逐渐对深入问题和假设进行适当修改, 部分问题和答案自身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这也是半结构化访谈的主要优势所在。通过半结构访谈, 可有效掌握参与主体的各阶层对田园综合体规划发展的需求和关注焦点所在, 从而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才能更好地体现村民的愿望, 使规划设计方案更具有合理性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性。
        2.2 专家研讨
        专家研讨是在利益相关者访谈后, 结合现状调研和分析结果以及村民的主要意见和诉求, 为有效协调相关方的利益, 专家研讨侧重在掌握基地规划区域的各种上位规划基础之上, 为各类型田园综合体的选址定位, 制定近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规划设计具体思路、规划期限等核心內容;在了解和熟知田园综合体所在区域现有资源禀赋和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融合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讨论田园综合体的自身优势、未来规划方向以及适合的发展思路, 从而制定适合其协调发展的景观规划模式, 通过提炼相关核心内容, 提出具有指导性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规划理念和设计原则与目标等。
 
        3 参与式视角下景观规划模式构建
        3.1 产业发展型景观规划模式
        该类型的田园综合体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多与城镇连接较为紧密, 主要以发展农作物产业为主, 自身种植产业优势和乡土特色明显。由于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 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 挖掘当地旅游资源, 同时配备完善的住宿餐饮及娱乐设施, 进而调整田园综合体的产业结构类型[5]。该类型田园综合体的景观体系构建应当注重相关产业链的延伸, 结合乡村居民的生活习俗, 在景观风貌营造上既应当具有当地乡村独特民俗风情, 同时还应具备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的新景观。在植物景观配置方面, 需在紧紧围绕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 要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在田园综合体外围布局上加强边界景观防护林的建设, 从而起到阻隔外部污染源的作用, 营造与乡村生态环境相统一的景观风貌体系在田园综合体内部布局上, 可结合相关产业建设蔬菜瓜果等区域, 适当点缀部分景观小品于其中, 加强产业发展型田园综合体的景观特色。
        3.2 人居环境建设型景观规划模式
        人居环境建设型田园综合体自身应具有独特的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需重点考虑山体、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要素和乡村建筑肌理, 合理布局村落内生产生活生态等相关要素的功能分区和融合发展[6]。在规划中应尤其注重乡村人居环境的改造和景观提升, 保护乡村自然生态本底为基础要求, 同时还应当全面提升综合体内部民居的建设质量和功能要求, 切实从参与者视角和需求改善区域内的生活生产与生态环境。在植物专项配置时也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特色物种和乡土植被, 注重区域内景观植被的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构建多层次、多类别和多季节的植被特色景观, 形成田园综合体的特色景观风貌。
        3.3 生态体验型景观规划模式
        在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区, 其自身具有传统的田园自然景观, 但乡村的软硬件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则较为落后。基于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可有效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因此此类型的乡村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同时借助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此模式的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体验型田园综合体侧重于从保护乡村生态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体验型旅游来带动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该种类型相较于产业发展型和人居环境建设型田园综合体而言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但是由于其将自然生态景观作为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 同时并未大规模的人工干预, 而且还可全面拉动乡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模式构建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体系融合作为基础, 可结合生态可持续、田园城市设计理论以及自下而上参与式思想等理论作为景观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参与式景观规划思路可有效促进当地居民、使用者等积极主动地参与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决策过程中, 建立互动型规划模式, 并最终能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规划设计田园综合体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将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的模式分为产业核心型、人居环境型和生态体验型等类型, 总体符合现有对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分类, 在具体设计实践过程中每一种景观的分项内容都会互相交叉和联系, 因此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目标, 结合不同的策略组合, 展开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作者: 贾琦)

 
时间:2021-3-19 编辑:都市农业

推荐文章

13608068886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