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白鹭湾田园综合体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山东省白鹭湾田园综合体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自2017年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措施之一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以来,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结合案例对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与分析,探讨与农村养老的契合点,为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提供一定启发。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巢化”现象愈发严重,农村急需探索新的养老模式。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对农村养老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两者之间存在结合不紧密、发展不同步等众多问题。

  一、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田园综合体是指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2017年“田园综合体”一词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现在已经经历三次迭代:第一代,以政府主导乡村休闲为定位,发展采摘体验、农业经济作物,加快新农村建设,典型代表是十里四香;第二代,以“地产―生态”为基本模式,大力发展房地产销售与生态观光;第三代,以“地产+商业+旅游项目”的模式,从房地产开发的单一形式过渡到房产开发与商业休闲、户外活动、生态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模式。接下来田园综合体将朝着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

  二、农村养老模式及其现状研究
  养老涉及三个方面即经济或物质的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根据三方面“养老支持力”的来源,我们可以将养老模式分为三种,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考虑到来自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养老支持力”相互渗透问题,可以将养老模式分为六种:完整的家庭养老模式、不完整的家庭养老模式、完整的社会养老模式、不完整的社会养老模式、完整的自我养老模式、不完整的自我养老模式(完整指完全依靠一种模式,不完整指一种为主,其他为辅)。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可以理解为子女供养或老伴供养或亲属供养。现如今,农村以家庭养老最为普遍,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该模式最符合农村老人养老的意愿,令老人感到熟悉和自由,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但是,现阶段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大量“空巢家庭”出现,他们对家庭养老的责任多体现在“经济供养”方面,“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方面的义务基本没有承担[3]。

  (二)社会养老模式
  社会养老主要指依靠养老社会保障维持生活的养老模式。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进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且缺乏前瞻性和精确的目标人群定位;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缺失,公共卫生医疗条件有待改善,新农合报销环节多、手续复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基金筹措难度大,缺乏有力政策支持。

  (三)自我养老模式
  自我养老指既不靠子女和亲属,又没有离退休金的社会保障而主要依靠储蓄或劳动收入或其它收入来维持生计的养老模式。农村老人大都将毕生的积蓄用在儿女身上,很少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加上并无退休金,自我养老的经济保障较差;即使有些老人有条件且树立了自我养老的观念,也通常会遭到家庭的反对,子女认为,让老人自我养老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三、案例介绍
  白鹭湾田园综合体位于山东省五莲县东南部,距日照市区20km,距青岛西海岸董家口港20km,北接潍坊市,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上,区位优势明显。规划的田园综合体总面积为60.5 km²,涉及29个村庄、1.6万人。村庄老龄化程度高,养老模式单一,“空巢”现象严重。农村养老与田园综合体严重脱节,不能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协调同步发展。

  (一)养老现状问题
  1. 家庭养老为主且空巢化严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白鹭湾田园综合体下的29个村庄都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但由于子女数量少且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的父母无法得到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陪伴,空巢化现象普遍,当地一半以上的老年人都经常感到心里孤单。有些老年人还要照顾留守在家的孙儿孙女,虽然在精神陪伴上得到一定的弥补,却加重了生活负担,养老水平很低。

  2. 养老基础设施落后
  受当地经济条件及养老政策的限制,养老体系不健全,养老基础设施总体数量不足,养老机构形式比较单一,以敬老院为主。调研中发现:养老基础设施的数量与老年人总数严重失调,仅在叩官镇、潮河镇等几个乡镇有敬老院,根本无法满足当地的老年人养老需求;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高,设施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医疗护理设备,公共卫生及管理方面均未达标,导致老人不愿长期居住,满意度较低。

  3. 农村老人经济来源少且收入低
  当地的产业发展落后,务农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近几年当地提供的务工岗位逐渐增多,但是劳动强度大、工资较低。据统计,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每月大约收到子女等各方面提供的养老经济支持为500元左右,不足以支撑生活的基本开支。当地老年人不得不坚持劳作以赚取收入,导致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且造成“劳作压垮身体―治病花钱致贫―再劳作加重病情”的恶性循环现象。

  4. 养老观念落后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当地老年人大多选择在家养老,对养老院的接受度较低,“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不仅加重了子女的负担,而且养老水平一直提升不上来。很多老人未能充分认识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好多人处于观望甚至怀疑状态,导致政策推广受阻。

  (二)基于田园综合体的农村养老模式
  1.“三生同步”养老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构成了乡村完整的人居环境,“三生同步”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即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5]。搞好生产是基础,提高生活水平是目的,生态建设是根本保障。

  (1)农村养老与田园生产同步
  农村应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产业,探索新型养老模式[7]。白鹭湾田园综合体依托当地资源打造集生产、展示、体验、劳作于一体的本土风情农业。成立老年人劳动社,充分发掘老年人的潜在劳动价值,使养老与农业生产同步。例如将当地编竹筐、做鞋垫、织苇席、剪窗花等传统技艺与本土产业结合形成“传统技艺学习社”“淳情特色纪念品”“DIY创作坊”等子产业模式;将旅游产业与当地老年人养老融合,把有条件发展民俗的老年人房屋进行集体改造,成立“老人说”为主题的导游中心,通过老年人把本地历史文化与风情传播出去。

  白鹭湾田园综合体把农村养老与田园生产同步,让当地老年人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增加老年人与外界交流的契机,一方面填补了老年人内心的孤单,充实了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提高了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他们的养老生活水平。

  (2)农村养老与田园生活同步
  白鹭湾田园综合体通过综合利用诸多元素,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层面上提高当地老年人养老水平。当地政府采用PPP运作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养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期提高老人养老物质生活方面的保障。在精神生活方面,以马为主题的白鹭牧场中设有马术馆、草原区、温泉美术馆等项目,塑造恬静雅致的环境,营造田园牧歌的生活氛围,唤起老年人对岁月的追忆;康养社区中设有“茶悟人生”生态园,老人们以茶论道,丰富精神生活;五莲山风景区打造“佛―道―仙”文化主题的禅意小镇,老年人在禅学、禅居、禅修的过程中参悟生活的真谛。

  (3)农村养老与田园生态同步
  生态建设是田园综合体的根本保障,通过梳理田园乡村的农田、水域、树木等要素,使其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塑造自然山水和乡土文化并进的田园生态环境,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休闲散步、娱乐活动、冥想思考的空间环境。白鹭湾田园综合体的田园生态打造分三个梯度推进:第一梯度,通过潮白河生态带联系白鹭湾、五莲山两生态点,辐射29个村庄的生态环境;第二梯度,支持打造美丽乡村,提高村落斑块集聚度,把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第三梯度,鼓励各村从点、线、面三个生态层级出发,通过河道梳理、街道整治、建筑风貌协调、公园节点创建等措施提高本村生态环境质量。在三梯度的协调推进下,白鹭湾田园综合体为当地老年人的养老提供愈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养老与田园生态的同步。

  2. 田园康养反哺农村养老
  白鹭湾田园综合体打造了康养社区、茶生态园、国药健康城三位一体的田园康养度假区,以医药、养生为主题,营建了高品质生态居住区。

  (1)田园康养提高农村养老基础设施水平
  国药康养城项目占地7000余亩,并同步配套建设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一所,还设有护理人才培训学校、医药国际人才中心、医药研发基地等。这极大改善了当地老年人养老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

  (2)田园康养增加政府收入,反哺农村养老
  白鹭湾田园综合体打造田园康养产业园区,把几个村镇的康养产业聚集在一起,形成康养品牌形象,实现经济收入高增长,为农村养老提供资金支持,最终实现田园康养反哺农村养老的目标。

  四、结束语
  田园综合体在项目定位、功能模块等方面本就具有养老元素。本文从“三生同步”与“田园康养”的视角研究田园综合体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以期为农村养老提供一定的启发。但须要指出的是,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漫长艰巨的过程,农村养老的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如何让两者同步推进、协调发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时间:2021-5-10 编辑:乡村旅游

推荐文章

13608068886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