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分析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分析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和田园社区为一体,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农村“可持续”型的发展模式。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统计归纳、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蒙阴县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介绍了蒙阴县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田园综合体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抓手,十分契合建设“绿富美”新蒙阴发展思路,在蒙阴县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建好田园综合体是我县目前面临的一个现实而深远的重大课题。

一、蒙阴县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蒙阴县属典型的山区县和农业县,是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和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厚,文旅元素富集,全县上下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在农商文旅综合开发上做文章,现已发展林果一百万亩,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已经遍布全县乡村,“蒙阴蜜桃”等品牌农产品量大质优,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远扬。全县A级以上景区达到5家,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县域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等称号,具有发展田园综合体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二、蒙阴县田园综合体典型案例分析
(一)创新引进“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合作共建模式,对农产品实现标准化有机管理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积极发展黄桃、樱桃采摘园,与东、西孟良崮合作社、红日合作社、樱之崮合作社对接,对有意愿参加合作社的农户,统一提供树苗及技术指导,对农产品种植进行标准化有机管理,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基础上与农户提前签订采购协议,根据当年预估,确定收购底价,给农户吃下定心丸,让农户安心种植,彻底消除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的保护农户利益,使农户参与的热情大幅提高。

(二)多种方式吸引村集体参与,拓宽集体增收途径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金水河田园综合体均采用村集体土地入股或水利、山林资源折合入股或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形式吸引村集体参与,每年采用按股分红的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盘活了村级资源,拓宽了集体增收途径,带动周边村集体的发展壮大。

(三)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及科学新技术助推产业发展
桃墟镇金水河田园综合体项目注重招才引智工作,积极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计划建设院士工作站一处,建成后将为全县第二家院士工作站,切实为产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并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将网络新技术应用到传统种植业中去,对产业园区内的大棚全部安装远程监控设施,农户利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查看控制大棚农作物生长情况,实施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减轻人工、减少病虫害、降低种植风险。

(四)深入挖掘保护特有的传统文化、红色资源,丰富人文底蕴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依托孟良崮党性教育基地的有利条件,计划项目打造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如红色主题宾馆、儿童乡村乐园,积极传承红色沂蒙文化,保留对红色文化记忆。金水河田园综合体则通过对在金水河畔的大庙村历史名人公鼐故居遗址进行恢复,以及对核心区前城村旧村进行恢复打造,并对被誉为“前城三宝”的香椿、石榴和楸树进行生态保护,发掘其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而丰富整个产业综合体的人文底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综合性强,产业规模不够显著
“田园综合体”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和前期投入成本,以樱之崮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例,截至目前,已投资3亿多元,大多为基础设施投资,由于产业发展综合性强,涉及农业、服务业等多个业态,市场开拓方面需要的投入较大,而企业自身宣传和推广力度有限,市场培育还需要继续加力、长期投入;并且在调研中发现项目所在地历史文化有待挖掘,桃墟镇、垛庄镇都有着浓厚的文化脉络和历史底蕴,但挖掘与发扬工作滞后,对外宣传展示力度不够,外界知晓度不高,如何做好乡村历史文化传承与发扬,讲好乡村“故事”,吸引游客慕名而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产业技术投入不足,缺乏培训交流
“田园综合体”始终还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农村为主要阵地。田园综合体建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科技、人才等要素有着较大需求,需要雄厚的产业技术作为支撑。比如金水河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还处在发展初期,技术、服务和管理方面的人才较为匮乏,相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比如农产品新品种引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文旅管理和推广、信息技术等专业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三)农民合作社规模较小,产业带动能力不够
当地农民多是通过园区打工或者农产品种植的方式来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并不能分享“综合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价值链收益。调研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中,项目融合的农业合作社数量虽然较多,但大多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基础较为薄弱,运营管理能力不够强,缺少一个龙头去带动引领,要承当起载体重任、带领农民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并在其中受益面临考验。

(四)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
项目区内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严重短缺,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人才尤为缺乏,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是当务之急。

四、对策建议
(一)高起点完善项目区规划,确定合理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政府要重点负责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提升产业规模效应,带动产业联动发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农业+”“旅游+”“生态+”模式发展田园综合体,进一步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抓住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有利契机,适度扩大项目区规划涵盖范围,把周边具有旅游观光开发潜力的区块纳进来统一进行打包规划,为今后开展全域旅游奠定基础,并着力营造有利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外部环境,让企业、村集体、农民合作社充分发挥在产业融合发展和实体运营中的作用;通过与农民合作化、组织化等方式参与综合体建设并多重受益。

(二)创新投入机制强化监管,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田园综合体建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在资金投入上,要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基金、风险补偿金等方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财政撬动、贴息贷款等模式,引入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以财政资金投入和相关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规范、有序投入田园综合体,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强化项目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三)因地制宜,突出生态农旅特色
农村山林河畔优美的原生态田园风光正是吸引城市人的核心吸引力。要坚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农耕文化、农旅文化作为园区的灵魂。新建的功能性建筑和景观风格必须与田园环境相协调,修旧如旧,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园区内原有的生产路、林木、经济作物、部分农田等尽量不破坏,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完成;田园综合体要以当地农耕文化为园区发展主线,穿插其中,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来,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在陶冶性情中自娱自乐,化身其中。

(四)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组织,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通过政策宣传引导,吸引外出年轻人、能人回乡创业,加入到农民合作组织,壮大农民合作社实力;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安排相应农业综合开展资金扶持农民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采取土地流转、入股、租赁、托管等形式,通过合作化、组织化等方式,让农民享受收益分配和就近就业,让农民真正成为田园综合体的主人。

(五)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对人才培养计划给予大力支持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在田园综合体发展初期给予支持,利用政府宣传引导优势,借助各级媒体,积极宣传综合实力较强、建设管理水平高的田园综合体,强化田园综合体的形象打造,帮助其开拓和培育消费市场,并集全县能人巧匠之力,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特长,从一些企事业单位选派专业人才或者上级对口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到水平较高的田园综合体挂职锻炼,指导工作,并定期组织人员培训,主动走出去,把外地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借鉴过来,取长补短,把田园综合体做出特色,做成经典。(来源:任继庆)

 
时间:2021-3-2 编辑:休闲农业

推荐文章

13608068886 发送短信